九游会旧版>概念股>

000783股吧 4000亿股票质押进“高风险区” 大股东急寻场外资金“接力”-九游会旧版

发布时间:第一铺

市场的整体反转趋势仍然未见,a股融资盘的警报也并未消除。

7月8日收盘,上证指数已跌至3507点;与此同时,截至7月8日收盘,沪深两市有不少于1300家公司停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之所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出现大面积停牌,其现实原因或与其大股东此前开展的股票质押融资正在逼近安全线有关。

个股下跌情绪蔓延、质押融资风险加剧之下,部分已停牌公司股东正在机构间市场积极寻求质押股票的融资接盘方,实现股权质押的“续贷”。而另一方面,从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当前的质押融资盘体量并不乐观。

据wind数据统计和估算,发生在上证指数4000点以上期间(4月10日-7月2日)的股票质押融资合计市值约为8337.37亿元,若按照50%的足值率测算,该部分融资敞口约为4168.69亿元,共涉及个股639只,及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及自然人等不少于300名质权方。

具体到各家作为质权人的金融机构,其所承载的质押融资业务体量无疑也在当下形成相应的潜在风险。

质押破线成停牌内情

截至7月8日收盘,沪深两市停牌股数量已接近50%,而在市场悲观情绪尚未扭转之前,这一现象可能还会延续。

在这一a股“奇观”的背后,其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则是多达600余只个股曾在上证4000点以上开展质押融资,并在近期的市场调整中面临跌破警戒线、甚至是平仓线的风险。

“公司一直在开展收益互换和股票质押融资业务,这类业务的客户一般是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往往资金量比较大。”华泰证券(601688,股吧)一名营业部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市场的普跌下,许多票的足值率已经不足,需要客户缴纳保证金。”

由于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资本运作较为频繁,亦存在因短期资金链紧张而造成无法及时缴纳保证金的情况。

“本来股票质押是一些股东方开展资本运作的工具,但是在a股急跌之下,已经成为这些产业资本的负担。”北京一家券商非银金融研究员指出,“其实这也是a股下跌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

无法补足保证金的同时,标的股票价格仍向更深的谷底滑去,而在该情况下,沟通推动上市公司停牌则成为作为资金融出发的选择之一。

“现在陷入了风控和操作的两难。”福建一家上市券商高级融资经理白田(化名)指出,“大股东质押融资的股票很难卖,因为筹码太多,二级市场抛不出去,大宗市场联系人接也来不及,所以这时推动股东想办法停牌成为了一种无奈的选择。”

此外,亦有部分上市公司停牌的原因并非由于无法平仓卖出,而在于其目前多数时处于跌停板之上,其流动性已丧失。

据白田介绍,目前推动二级市场停牌的方法较多,其中包括并不限于策划重大事项、开展员工持股计划、重要事项未披露等。

“停牌是最短平快的方法。”白田指出,“且不说能不能卖出去,就算卖出去,股东方对公司的控制权也将会被稀释,这是得罪客户的事,我们一般也不愿意去做。”

事实上,从部分质押融资盘规模排名靠前的个股中,亦可发现其与宣布停牌事件的某种规律。

据wind数据显示,在4月10日-7月2日期间,即上证指数高于4000点时,质押融资对应市值超过40亿的公司数量达32家,其中华新国际、华数传媒(000156,股吧)、长江证券(000783,股吧)、泛海控股(000046,股吧)和中天城投(000540,股吧)五家上市公司的对应质押规模排名前5,其参考市值均超过百亿元。

而在前述32家公司中,仅有泰和集团、康美药业(600518,股吧)等7家公司处于未停牌状态,其中还包括两家股东数量较多的上市券商。

这也意味着,其停牌股在前述32家公司中所占的比例高达78.13%。

部分券商、银行敞口“亮灯”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因融资破线及股价下跌等原因发布停牌公告的现象,已被交易所密切关注。从监管层的表态似乎能够管窥,对上市公司“停牌护盘”的思路并不支持。

“交易所目前的态度是,如果不是因为重大事项停牌的,希望尽量在短时间之内复牌。”上海一位准保代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果事后查出信披存在问题或者停牌原因不实,可能会被处罚。”

事实上,市场停牌股比例的增多,亦是在加剧a股市的流动性风险。

“目前a股的流动性风险大于市场风险,特别是对于开放的资产管理机构来说,如果仓位内有许多停牌股,他们遇到赎回时只能卖没有停牌的。”北京一家大型券商高级策略分析师指出,“现在好多基金的仓位基本是40%的停牌、40%的跌停,这种情况基本是流动性就没了。”

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在监管层的严查之下,部分公司大股东正在急寻场外资金对此前的融资债权进行“续贷”。

“我们正在寻找能接停牌股的质押融资,现在客户需要一笔钱,把之前的贷款续上。”白田透露,“但这种业务金融机构通常不愿意做,只能找一些私募资金接盘,但短期拆借也比较高,市场下跌已经使一些公司的资金成本上升了。”

而与此同时,开展质押融资业务的相关机构的风险也正在悄然抬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有不少于300家金融机构、法人或自然人在上证4000点(4月10日至7月2日)以上以质权人身份开展过质押融资业务,其中业务规模排名前30只的机构分别为19家券商、7家商业银行、2家信托公司和2家基金子公司。

其中,海通、中信、广发、国信以及华泰五家券商在这一区间开展的质押融资业务最多,其所开展项目的质押参考市值均超过300亿元,若以50%的足值率测算,其所涉及的融出资金敞口分别为254.39亿元、218.95亿元、206.37亿元、157.86亿元和150.11亿元。

而按50%的足值率测算,在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以及民生银行三家机构的累计质押融资敞口排名靠前,分别达86.13亿元、82.91亿元和53.04亿元。

到底了
网站地图